邵宛芳:試論普洱茶的獨特性及其保健功效
作者&來源:邵宛芳 劉興祝 發(fā)布時間:2007-08-10 15:05:23
作者簡介:邵宛芳,女,云南農業(yè)大學園林園藝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云南省茶業(yè)協(xié)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民盟省委委員、民盟云南農業(yè)大學委員會主任、云南省科協(xié)六屆委員會委員。在中外期刊上發(fā)表“云南普洱茶品質與化學成分關系的初步研究”、“利用高壓掖相色譜對紅茶、普洱茶主要成分差異的研究”、“不同綠茶中兒茶素類差異研究”、“云南茶樹種質的RAPD研究”、“普洱茶實物標準等論文40余篇,其中1篇被SCI以及美國“生物學文摘”收錄。主編云南農業(yè)大學校公共選修課專用教材《茶文化學》,參編《99’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園藝百科全書》、參編全國統(tǒng)編教材《茶葉生物化學》、參編云南省農業(yè)函授大學教材《茶葉生產知識》等書籍多部。
普洱茶是云南的傳統(tǒng)歷史名茶,具有悠久的生產、銷售歷史。作為茶葉中的一支奇葩,它具有諸多的獨特性,其中包括產地獨特性、原料獨特性、加工獨特性、形狀和包裝獨特性、品質獨特性及飲用獨特性等。此外,它還具有獨特的保健功效。本文針對不同的獨特性進行探討,并概述其保健功效,旨在為消費者認識普洱茶提供參考依據。
一、普洱茶具有的獨特性
1. 產地的獨特性
普洱茶的原產地分布于瀾滄江流域一帶,遍及今天西雙版納州和思茅地區(qū),溫濕的氣候和復雜的地貌形成了適宜茶樹生長的環(huán)境。這里高山峻嶺,云霧繚繞,氣候溫濕,遠離污染,其土壤主要由花崗巖、紫色巖和砂石等長期風化堆積而成,PH值為4-6,有機質含量高,土壤持水性強,透氣性好,土層深厚,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8-20℃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mm左右,平均濕度在80%以上,具有溫熱濕潤的氣候特征。由于這種特殊的地質及獨特的氣候條件,使生長在這里的茶樹幾乎四季都能萌發(fā),且芽葉肥碩,這是其他產茶地所不具備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2.原料的獨特性
不同的茶樹品種,其鮮葉的內含成分也大不相同。加工普洱茶的鮮葉原料為普洱茶變種(Camellia assamica),即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云南大葉種茶樹品種對形成云南普洱茶獨特的品質風格有重要作用,所含的茶多酚、兒茶素、咖啡堿、茶氨酸和水浸出物含量都高于一般的中小葉種茶樹。因此,茶樹品種對云南普洱茶產品的形成極為關鍵尤其對形成普洱茶湯色紅濃明亮,滋味甘、滑、醇厚及獨特香氣——陳香的品質特征極為關鍵。
3 加工工藝的獨特性
普洱茶產品的形成并不是人們有意使之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地理、氣候和運輸過程中形成的歷史產物。歷史上的普洱茶其實是以云南大葉種茶的鮮葉經過殺青、揉捻、曬干而制成的“曬青茶”,俗稱“青毛茶。曬青毛茶是手炒手揉,日曬干燥,這種傳統(tǒng)制作方法賦予了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當時,由于云南交通不便,使得在產茶地加工的曬青毛茶運到當時的茶葉集散地——普洱銷售需要一定的時間,并且曬青毛茶本身的含水量相對其它綠茶較高,這樣,茶葉運到集散地時已經完成了一個輕度后發(fā)酵的過程。隨后,需要邊銷的茶葉通過蒸壓成餅,包上筍葉(為了是筍葉柔軟也要將其浸濕),再運輸到西藏及其它地區(qū)銷售,由于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cnjcty.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zhí)砑觽€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