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普洱茶獨特的氣質與內涵,通常所說的普洱醒茶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沖泡前的喚醒,稱為干醒普洱茶;另一個是沖泡時的喚醒,稱為濕醒普洱茶。
干醒普洱茶
干醒茶是通過改變普洱茶的存儲方式,達到喚醒茶質、凝聚茶香的目的。剛打開包裝的普洱茶,沖泡時無法完美的展現出深沉飽滿的韻味,通過醒茶這道細致的工序,可令普洱茶的滋味更加醇厚與純正。每個茶人都有自己對干醒普洱茶的理解,所以干醒茶的方法與程序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推薦一些茶友常用的干醒茶方式。
第一步

首先是去掉包裝,解散緊壓的普洱茶。新壓制的普洱茶結構比較緊,解茶時可用茶針或茶刀來解散普洱茶,解茶時需控制好角度與力度。對于茶餅,可以從中間凹槽處向外入刀解茶;茶磚則可以從側面入刀,比較容易將茶剖成兩片,而后再分成小塊;沱茶通常壓制得比較緊,可從邊沿或側面入刀解茶。解茶時盡量保持葉片的完整性,順著葉片的規(guī)律去開解。解茶也可使用蒸汽的方法,將茶餅放在開蓋煮水的壺口,利用蒸汽使茶餅松軟,這樣解茶可以保持葉片的完整。在解老茶時則稱為"撥茶",因為年代久遠的老茶,往往茶體已經比較松散,用手指輕輕的撥動或觸碰,葉片很輕松地就會散落下來,在撥茶時需注意不要將茶葉拆得太碎。
第二步
通風透氣,使葉片自然呼吸,散去茶葉中的多余雜味。將解散的普洱茶攤置于清潔、蔽蔭處,使其與空氣充分接觸。在這期間可在茶葉上覆蓋一層宣紙或棉紙,避免落入塵土。并且攤放的環(huán)境不能有異味,以免吸收雜昧影響茶葉品質,同時還要避免日光燈長時間照射。攤放空間的濕度不能太大,以免茶葉受潮變質。通風的時間視茶葉狀況而定,對于陳年老茶與潔凈度較高的茶,兩到三天即可;而新出堆的茶與帶有倉味的茶,則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以便更好的散去茶葉中的雜味。
第三步
經過數日通風透氣后,將普洱茶收納于具有通風性能、無雜味且干燥的醒茶罐中,使普洱茶自然蘇醒回氣。一般使用有蓋的紫砂罐進行儲存,因為紫砂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并且避光與隔熱性也非常的好,可以保持罐內的溫度與濕度相對穩(wěn)定,令茶質和香氣快速凝聚。收入紫砂罐后,醒茶時間大致為一至三個月。經過醒茶這一細致的過程,茶葉會因茶質凝聚而產生飽滿、厚重的香氣與口感。
濕醒普洱茶
濕醒普洱茶通常也稱潤茶或溫潤泡,通過葉片與熱水的接觸,可以提高茶葉自身的溫度,幫助葉片緩緩舒展,令茶葉充分地蘇醒過來,并且可以帶去茶葉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附著的浮塵,在潤茶之后沖泡能更好的釋放出茶味。
前期的干醒普洱茶,是通過解散茶葉使之通風透氣,讓茶葉自然呼吸,散去本不應當屬于茶葉的,悶、雜、堆、沉等味道,令茶葉恢復本質,存于紫砂罐中集結自身的韻味。而濕醒普洱茶是在干醒茶的基礎上,用水及溫度幫助茶葉喚醒本質,有助于在正式沖泡時釋放出最佳的品質。
濕醒茶的方法是,先用熱水充分溫熱茶具,投入茶葉注入熱水,數秒左右立即倒出。一般情況下,普洱生茶潤茶一次,普洱熟茶潤茶兩次。潤茶程度的掌握,在整個沖泡過程中,決定著茶葉內在品質的表現,對之后的沖泡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潤茶時需注意幾個方面,首先是看干茶來決定水溫,生茶、新茶與嫩茶需降低水溫,熟茶與老茶則需要提高水溫;時間的控制也很關鍵,浸泡的時間不能過長,如果潤茶時間過長,茶葉中浸出物釋放過多,將會影響正式品飲的茶湯口感,所以要快速倒出潤茶水;在潤茶時,可以觀察潤茶水的湯色,可以幫助判斷正式泡茶時所需的水溫與浸泡時間。
對于陳年老茶的醒茶方式,資深茶人對此非常地講究。首先將老茶放入干燥的壺內蓋上壺蓋,用沸水澆淋壺的外部,而后輕輕搖動,反復高溫淋壺,搖壺兩至三次,大約用時五至十分鐘,相當于為老茶做了一次干蒸桑拿。壺內聚集的溫度喚醒了沉睡多年的老茶,此時開蓋便可聞到老茶的沉香,這時再向壺內注水潤茶。使用這樣的方式潤茶一次便可,老茶珍貴實在不忍浪費。然后再依據這款老茶的特性,掌握好浸泡與出湯的時間。
普洱茶通過這兩次不同方式的醒茶,幫助茶葉更好地展現內在氣質,提高了茶湯的香氣與口感。當然,醒茶的方法不僅限于此,茶友只要對普洱茶的特性有所了解,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醒茶的方式,幫助茶葉更好地展現她的特質。
選自“聚寶龍”微信平臺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cnjcty.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zhí)砑觽€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